《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》出臺
2013-08-05 07:50:27 來源:新華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二、總體要求
(一)指導思想。
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,以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立足當前,著眼長遠,以加快轉變船舶工業發展方式為主線,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適應國際船舶技術和產品發展新趨勢,著力改善需求結構,實施創新驅動,推動技術和產品結構升級;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,加強宏觀調控和引導,著力推進兼并重組和轉型轉產,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和產能結構;積極應對國際船舶市場變化,著力加強企業管理和行業服務,穩定和鞏固國際市場,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,為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奠定堅實基礎。
(二)基本原則。
強化需求引導,調整產品結構。發展技術含量高、市場潛力大的綠色環保船舶、專用特種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舶、高技術船舶,發展海洋工程裝備,提高船用設備配套能力,擴大國內有效需求,推動船舶產品結構升級。
實施創新驅動,提高競爭能力。推進技術創新,全面滿足國際新規范、新公約、新標準要求,提高船舶設計制造水平,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,穩定國際市場份額。實施海外投資和產業重組,開展全球產業布局,積極拓展對外發展新空間。
控制新增產能,優化產能結構。遏制產能盲目擴張,利用骨干企業現有造船、修船、海洋工程裝備基礎設施能力,推進大型企業重組和調整,整合優勢產能;調整業務結構,鼓勵中小企業轉型轉產,淘汰落后產能。
完善政策體系,創新體制機制。尊重市場經濟規律,順應世界船舶工業深刻調整新形勢,完善船舶工業轉型發展的政策體系;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,加強企業管理,改善行業服務,不斷增強船舶工業自身發展活力。
(三)發展目標。
――產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。“十二五”后三年,國內市場保持穩定增長,國際市場份額得到鞏固,骨干企業生產經營穩定,船舶工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。
――創新發展能力明顯增強。新建散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、油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、集裝箱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三大主流船型全面滿足國際新規范、新公約、新標準的要求,船用設備裝船率進一步提高。高技術船舶、海洋工程裝備主要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25%和20%以上。
――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。產業布局調整優化,建成環渤海灣、長江口、珠江口三大世界級造船和海洋工程裝備基地。骨干企業建立現代造船模式,造船效率達到15工時/修正總噸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0%,平均鋼材一次利用率達到90%以上。
――海洋開發裝備明顯改善。運輸船隊結構得到優化,漁業裝備水平明顯提高,科學考察、資源調查等裝備配置得到加強,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裝備滿足國內需求,郵輪游艇(船型 船廠 買賣)產品適應海洋旅游產業發展需要。
――海洋保障能力顯著提升。行政執法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舶配置大幅提升,調配使用效率明顯提高,適應海上維權執法需要;救助、打撈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舶升級換代,航海保障能力及海上綜合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。
――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進展。產能盲目擴張勢頭得到遏制,產能總量不增加;企業兼并重組穩步推進,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;一批大型造船基礎設施得到整合,產業布局更加合理;一批中小企業轉型轉產,落后產能退出市場。